2018年4月10日 星期二

(FaceBook): 反對應用科學及紡織學院無理向六名應用數學系教師開刀

是一名讀緊 PolyU AMA 的同學寫的,亦已經 on the 理大民主牆。文筆寫得好好,所以轉載了過來!

近日,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及紡織學院以「大學要轉型,做多些研究」為由,決定不向六名在應用數學系專門負責教學工作的教師續約。六名教師早前均獲學系人事委員會推薦續約,但學院人事委員會並沒有接受學系人事委員會的建議,反而決定辭退這六名教師。他們在理大任教六年至二十年不等,當中包括一名剛剛因表現優秀而獲得加薪的教師、一名在理大教職員協會身居要職的教師及兩名原本打算在幾年之後榮休的教師。

理大要成為論文工廠嗎?

教育本應是以學生為本。學院用「大學要轉型,做多些研究」為由,貿然辭退六名專責教導學生的教師,令原本人手短缺的前線教學人員疲於奔命,徒添他們的工作量和壓力,從而嚴重影響教學質素,可謂本末倒置。眾多學者皆指出現今高等教育的弊病在於大多院校盲目追求排名,對教育質素置若罔聞,而大學排名只反映該院校的論文發表量也是老掉牙的常識。大學高層只懂以排名、論文發表量等冷冰冰的數字來衡量不可量化的教育成果,真是十分可笑。正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任憑你的學科排名再高,但教學質素每況愈下,恐怕入讀人數亦會隨之而下降。這樣做法明智嗎?

功利主義掛帥 忽視學生需要

近年,學生自殺慘劇不斷發生,學生的精神健康受到社會各界關注。假如理大只由一些專注做研究的教授或人員來教導學生的話,先不論教學質素,他們會否有空去觀察學生的精神健康,關心學生的需要,從而有效防止更多學生踏上自殺的不歸路呢?答案不言而喻。專注教學的導師大多負責教授學生多個科目,他們比只專注做學術研究的教師有更多機會接觸學生。如果學生的精神健康出現問題,這班專注教學的教師有更大機會及時發現,從而阻止學生輕生。學校高層單純從功利主義的角度出發,並沒有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實在是學生之禍。

高層管理不善 底層教師淪為代罪羔羊

有傳應用數學系近年聘請了兩名首席教授及數名助理教授,因而令學系入不敷支。學院為了維持收支平衡,所以不向六名教師續約。眾所週知,一名首席教授的薪金比幾名專任導師或教學導師加起來的薪金還要多。假如學系因面對龐大的開支,而要縮減人手,那麼少聘一兩名首席教授就能解決問題吧!學院方面並沒有及時讓學系知悉到財政狀況欠佳的事實,而暫緩聘用新教師的程序,反而默許事態惡化,最後唯有犧牲六名底層教師。高層管理不善,毋須為事件負責,反而對一眾勤勤懇懇、盡忠職守的教師開刀,這樣做法公平嗎?

教職員人心惶惶 人人自危

被辭退的教師當中至少有四名獲校方評為教學優良的教師,更有一名剛剛獲評為表現優秀因而獲得加薪的教師。假如一名教師表現強差人意而被解僱,事件尚算合理。然而其中一名被辭退的教師並非表現差勁而不獲續約,反而是剛剛被校方評為表現優秀,並且獲得加薪作為獎勵。理論上續約與否,皆取決於該名教師的意願,如今有關高層卻不與這名表現出色的教師續約,這樣的決定實在令人費解。倘若這次事件果真成為理大的先例,相信在此事的陰霾籠罩下,必定使教職員之間彌漫著一股不安的情緒,從而導致教職員士氣低落。即使表現出色而獲得加薪的教師,都落得如此下場,這事將會向全部教職員釋出一個信息,不論你的工作表現出色或差勁,只要高層決定你不獲留任,你亦劫數難逃。當教師終日擔憂教席不保時,教學質素及對理大的歸屬感勢必下降,亦為教師徒添壓力。

無理解僱工會成員 引火自焚

此外,一名在理大教職員協會擔任要職的教師亦不獲續約。由於近年教職員協會屢次評擊校方高層打壓學術自主,又非議學校的管理層,難免有人會把今次的裁員潮與打壓工會成員混為一談。校方對此並沒有作斬釘截鐵式的回應,反而單憑兩句口號「大學要轉型,做多些研究」就作為解僱一名工會成員的理由,實在難以令人信服。難道校方不知道無理解僱工會成員隨時會引起工會強烈反彈,導致罷工潮等激烈的工會運動嗎?校方必須清楚交代一位身兼工會成員的教師不獲續約的原因,否則難以平伏教職員心中的怒火。

年長教師晚年坎坷 尊嚴掃地

不獲續約的名單中亦不乏年近退休之齡的年長教師,他們在理大服務多年,作育英才,敬業樂業,如今卻被無理解僱,令他們不能有尊嚴地離開他們服務多年的崗位,實在十分可惡。俗語有伝:「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理大如此「厚待」年長教師,可謂前所未見。一旦這些年長老師遭到解僱,他們因為年老的關係難以重投就業市場,而被逼提早動用養老金餬口,令退休計劃大失預算。香港百物騰貴,及早動用養老金,有可能令他們無法安享晚年,這些問題恐怕都並不是一眾年薪過百萬的高層們所能夠想像的。「理大高層冷血涼薄」不但以後成為各個教職員心中的套板印象,也會成為香港人心中的套板印象。有志從事教育之士恐怕亦會聞理大而色變,從而無法吸納優秀的人才。

最後懇請校方收回成命,與受影響的六名教師續約,平息眾怒,以免恨錯難返。